一張含有 哺乳動物, 寵物, 狗, 狗飼養 的圖片

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。

家裡的狗狗貓貓經常抓癢、舔腳、耳朵紅腫、有脫毛或皮屑?這些可能不是單純「換季」或「癢一下而已」,而是毛孩的「敏感肌膚在求救!」

根據獸醫師觀察,敏感肌的毛孩越來越多,其特徵是皮膚屏障功能較弱,容易受外界刺激影響,引發紅腫、癢感、乾燥、甚至濕疹等症狀。

-毛暖動物醫院 廖志杰 獸醫師
 

皮膚敏感體質的成因?台灣常見誘因一次看懂

根據廖志杰獸醫師臨床說明,敏感肌的形成不只是天生體質,也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,尤其是台灣:

1. 高濕度悶熱氣候

台灣長年高溫多濕,對毛髮覆蓋全身的犬貓而言,皮膚長時間處於「不透氣」狀態,容易造成汗腺堵塞、油脂失衡,使細菌與黴菌快速滋生,是敏感肌皮膚病的溫床。

2. 環境中的過敏原

空氣中的塵蟎、花粉、黴菌孢子,以及地面上的灰塵和地毯、寵物床墊等藏菌物品,都是常見的過敏誘發因子。這些過敏原長期接觸毛孩皮膚,可能導致紅腫、搔癢甚至脫毛。

3. 飲食過敏或營養失衡

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質(如牛肉、雞肉)、乳製品、人工色素與防腐劑等,都是潛在的過敏來源。若飲食中缺乏Omega-3脂肪酸、鋅等皮膚必需營養素,也可能使毛孩的皮膚屏障變弱,更容易出現敏感與乾癢狀況。

4. 使用不當的清潔用品

市面上許多寵物洗毛精為了泡沫與香氣效果,添加了大量的人工香料、強效清潔劑(如SLS/SLES)與Paraben類防腐劑。這些成分容易刺激皮膚,破壞皮脂膜,導致犬貓搔癢、皮膚發紅、脫皮或乾裂等反應。特別是沖洗不完全的泡沫殘留,更可能成為長期發炎的主因之一

獸醫師提醒:洗毛精選錯,敏感肌可能更嚴重!

敏感肌毛孩的照護重點之一就是洗澡用品的選擇。市面上許多產品雖主打持久香氛或泡泡濃密,但實際這些過度添加的起泡劑、合成香料等化學物質,這些「看似洗得乾淨」的產品,實際可能讓毛孩洗後更癢、更抓,進而破壞皮膚健康。

「建議掌握成分天然,排除高刺激、非必要噱頭原料的產品,才能幫助減少搔、抓、乾燥等問題,維持寵物肌膚健康。」一張含有 寵物, 狗飼養, 狗, 室內 的圖片
   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。

洗毛精怎麼選?記住這幾個關鍵詞

選擇洗毛精時,應該「從源頭降低皮膚刺激為關鍵條件」,不妨先檢查產品是否具備以下特性:

【高天然來源成分】

天然成分比例越高,對皮膚越溫和,能有效降低刺激與過敏風險,特別適合敏感肌毛孩日常使用。

【泡泡量適中】

不需追求大量泡沫,適量即可,重點在於界面活性劑選得好、泡泡好沖洗不易殘留,才能避免刺激或毛孩舔舐帶來的問題。

【無SLS/SLES、Parabens】

不使用含有強力清潔劑(如月桂醇硫酸鈉)與防腐劑,選擇植物來源的界面活性劑(胺基酸、APG),較能避免因過度清潔造成的皮脂膜破損,進而引起乾癢與紅腫。

【無劣質香精、悶塞性矽靈】

低廉複雜香精與矽靈不僅容易引發過敏,也可能堵塞毛孔、干擾皮膚正常代謝,尤其不適合敏感體質的毛孩。


 

台灣悶熱潮濕氣候下,飼主該怎麼做?照護Tips整理!
  1. 控制洗澡頻率:

1~2週一次,台灣氣候容易讓毛孩出汗、黏膩,但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脂膜,反而讓皮膚更敏感。應視活動量與皮膚狀況調整頻率。


 

  1. 選擇溫水洗澡

高溫水會刺激皮膚,冷水則不易洗淨油脂與髒污。建議使用接近體溫的溫水,有助維持皮膚穩定。


 

  1. 徹底沖洗泡泡

台灣濕度高,泡沫若未徹底沖淨,容易殘留在皮膚與毛根,導致悶住、發癢甚至過敏反應。建議選擇天然、好沖淨的洗毛精。


 

  1. 定期更換毛巾、洗澡用具

避潮濕環境讓毛巾、梳子、澡盆容易滋生細菌與黴菌。建議每次使用後清洗並完全晾乾,定期汰換可避免二次感染。


 

照顧敏感肌毛孩,從選對洗毛精開始!

敏感肌不是病,但如果處理方式不當,就容易引發長期反覆的皮膚炎與不適。與其一直帶毛孩看醫生吃藥、抺藥膏、泡藥浴,不如從日常的洗毛精開始做對選擇。

選擇「高天然成分、低刺激、泡泡好沖不殘留的洗毛精」,不僅能減少敏感反應,更能幫助毛孩建立健康的皮膚屏障,從根本預防取代事後治療。

不確定家中洗毛精是否適合敏感肌?不妨重新審視,找找是否具備以上幾項安心指標,為毛孩選擇更適合的日常清潔用品。

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
Downy Belly

是一個以寵物友善為主題的生活選物平台

團隊成員皆是狗僕貓奴同時有寵物植療、行為學、營養學等背景

自2021年成立起
我們透過閱讀成分、親身試用的選品方式
憑藉著對於寵物生理及健康需求的專業認識
替毛爸媽們挑選天然、溫和、愉悅的生活用品

 

商品皆符合安全、天然等需求
不進行動物實驗,同時善待地球

從毛家庭的需求出發,讓質感與友善不再是選擇題